要求依照国家制图标准绘制,但是也要求结合标准和国家未规定的厂家习惯画法。在画模具总装图之前,应绘制工序图,并要符合制件图和工艺资料的要求。由下道工序保证的尺寸,应在图上标写注明“工艺尺寸”字样。如果成型后除了修理毛刺之外,再不进行别的机械加工,那么工序图就与制件图完全相同。在工序图下面标出制件编号、名称、材料、材料收缩率、绘图比例等,通常就把工序图画在模具总装图上。绘制总装图尽量采用1:1的比例,先由型腔开始绘制,主视图与其它视图同时画出。
由于具有更轻的重量而得到普遍采用。目前,发达国家汽车的内饰件已基本实现塑料轻量化,塑料在汽车中的应用正在由内饰件向外饰件、车身与结构件发展,例如奔驰Smart、莲花Elisey与雷诺Espace均采用了塑料车身。整体看来,国外发达国家汽车领域的塑料使用量正在持续增长,占汽车模具总量的比例已超越了60%,占到了车身总质量的10-15%左右。未来随着对汽车轻量化设计的追求,塑料在汽车领域的用量将会慢慢的大,而汽车塑料使用量的多少也将成为衡量汽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顶针设计:① 依照产品特征:柱子深度在 5mm 以下做镶针、大于 5mm 的做司筒,但也要根据真实的情况;② 较深的骨位需做镶件作排气,避免注塑时困气骨位填充不满;③ 在主流道的正下方需放置水口针,并做倒扣特征,用于开模后把水口从流道里拉出来;④ 依照产品平衡顶出原理,合理布置顶针,顶针直径尽量大些,较小的顶针加工比较困难。
注塑过程中重量尺寸的变化超过了模具、注塑机、塑料组合的生产能力,也许会出现问题的原因:(1) 输入射料缸内的塑料不均。(2) 射料缸温度或波动的范围太大。(3) 注塑机容量太小。(4) 注塑压力不稳定。(5) 螺杆复位不稳定。(6) 运作时间的变化、溶液黏度不一致。(7) 注射速度(流量控制)不稳定。(8) 使用了不适合的塑料品种。(9) 考虑模温、注射压力、速度、时间和保压等对产品的影响。
发展是由外接计算机与数控机床通过RS-232C串行口直接连接,直接进行NC程序的快速,准确的传输,并且外接计算机可与多台具有相同的或者不同控制管理系统 的数控机床相连接,进行信息共享,并能管理多台机床组成的数控工段内的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信息,以减少生产准备,尤其是数控NC程序的准备时间。现有的高速加工CAD/CAM软件大都具备剩余加工余量分析功能,并能根据剩余加工余量的大小及分布情况采取了合理的半精加工策略。模具加工模具型芯时,应尽量先从工件外部下刀然后水平切入工件。刀具切入、切出工件时应尽可能采用倾斜式(或圆弧式)切入、切出,避免垂直切入、切出。采用攀爬式切削(Climbcutting)可降低切削热,减小刀具受力和加工硬化程度,提高加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