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9-14 20:05:26 | 作者: 产品中心
拉伸模的结构,是依据拉伸件的几许形状、尺度精度、资料、产值和所运用的压力机来确认的。拉伸模一般最简略,其结构按拉伸方向有正向拉伸模和反向拉伸模以及两者兼有的正反向拉伸模,按拉伸工序可分为单工序拉伸模、多工序接连拉伸模和复合拉伸模,其间复合拉伸模又可分为落料拉伸模和落料拉伸冲孔模等;按运用压力机的不同可分为单动压力机用拉伸模和双动压力机拉伸模,习惯上叫作单动冲床拉伸模和双动冲床拉伸模。这儿将介绍不同冲床运用的拉伸模。 单动冲床用的拉伸模,是指在只要一个滑块运动的偏疼或曲轴冲床上所运用的拉伸模。这类拉伸模按工艺分有多种。 单工序拉伸模是在一次作业行程中仅完结一道工序的拉伸模。单工序初次拉伸模有带压边圈和不带压边圈两种。因为单工序拉伸模结构比较简略,所以一般不选用导向设备。图5-58所示是一种不带压边圈的无导向设备的正向拉伸模结构。正向拉伸是凸模相关于毛坯正面作拉伸的一种办法,用于拉伸资料较厚、高度较低的制件,因其资料的变形量小,所以不 需带压边圈。设备模具时,先将定空隙环⒉置于凸模3与凹模1之间,在模具与冲床紧固后取出定空隙环,然后把预先落料的毛坯置于定位板4的内孔中。拉伸结束,靠弹性打开将制件从凹模下孔端部刮落。 图5-59是带有弹性压边圈的正向简略拉伸模,其结构的不同点是在上模装有弹性压边圈3。作业时,将毛坯置于定位环2中,在凸模的效果下拉伸成形,拉伸后制件由凹模1口内 的底部刮落。图5-60是一种反向带压边圈的拉伸模,它较正向结构更紧凑,压边力由下模的橡胶缓冲垫或绷簧供应,行程较大。上模的推件器是拉伸件底部的成形凹模,这种结构具有较大的刚性,确保了制件底部的成形质量。作业时,把毛坯置于压边圈内定位。因凹模选用硬质合金镶件,故惯例运用的寿命长,适用于大批量出产。 制件需经屡次拉仲时,其初次今后的各次拉伸模均可叫再次拉伸模。图5-61是无导柱第2次拉伸用的模具。作业时,把上一道工序拉伸成形的半成品套于凸模2上定位。当上模随冲床滑块下行时,先由成形推板4的端面压住半成品的凸缘面,在压力的效果下,卸料板1随上模下压,缓冲器的橡皮遭到紧缩(图中未画出),凸模2进入凹模3的型孔内面拉伸成形。当上模上升时,被紧缩的橡皮弹顶,推进卸料板1,将制件从凸模2中推出。假如制件存留在凹模3内,则在绷簧紧缩力的效果下推进成形推板4,将制件从凹模中顶出。 图5-62所示是移动式凹模拉伸模,它适用于制件高度高而冲床行程小,不足以取出制件的圆形、方形件中心工序拉伸。凹模9和定位板2可在两个导板8内前后移动。作业时,先将凹模9拉出,然后把前一道工序的半成品件置于定位板2内,再将凹模9推至挡销方位。拉仲成形后的制件,由凹模下部的刮板7卸下。 复合拉伸模是指冲床在一次行程中,除完结拉伸外,还完结其它冲裁作业。图5-63为落料、拉伸、冲孔复合模。该模具结构的特点是,带有高精度的导向设备和防皱压边圈设备,能确保落料、拉伸、冲孔空隙,适用于冲压资料较薄的制件,但刃磨很难。为避免废料粘附于冲孔凸模3的端面及积累于凹模8孔内,在冲孔凸模上设有弹顶推料杆5,使废料由缓冲设备(图中未画出)中螺杆上的内孔排出。作业时,卸料板7先压紧资料,然后由凸凹模8、拉伸凹模6、冲孔凸模3与下模合作,在完结落料后拉伸、冲孔。上模上升时,在缓冲器12反弹力效果下,由顶板将制件顶出。若制件留在上模,则由活动成形凹模4卸下制件。 图5-64所示是矩形盒落料拉伸模,它适用于高矩形或高圆筒形件拉伸。其间间无搭边,只要两边有搭边余料。落料时,凌料由落料凸榄冲裁后主动堵截,因而不设卸料板。 反向拉仲模是指制件在拉伸时,凸模从毛坯的底部反向压下,并使毛坯表面翻转,使其内表面变成外表面的一种拉伸模。反向拉伸大都用于初次拉伸后的屡次拉伸,拉伸出来的制件不易起皱,适用于深锥形或半球形件(如灯罩),有时也适用于筒形件的拉伸。反向拉伸比正向拉伸的拉伸系数小10~15%,而拉伸力比正向拉伸力大,且凹模壁薄。反向拉伸后的团筒最小直径可达(30~60)t,反向拉伸的最小圆角半径可达(2~6)t。所以,反向拉伸是很经济的加工办法,且制件质量也很好。图5-65所示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下,先落料再正向拉伸,然后反向拉伸成形。拉伸的压边由固定鄙人模的缓冲器供应,制件拉伸成形后由打料杆卸下。 图5-66是半球形件的正反拉伸模,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下完结正反拉伸。在没有双动冲宋的条件下,用固定压边圈压边。这种结构适用于一般冲床拉伸,拉伸后制件的球面没有皱纹,尺度精确。 ·图5-67所示是带导柱的反拉伸模,作业时先将半成品(见毛坯图)置于凹模2孔内定位,再由凸凹模3将坯件压紧,然后凸模1进入凸凹模3孔内,将制件作反向拉伸、成形。制件由打杆4、推板5从凸凹模3中打下。 拉伸切边模是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下,在模具的同一方位先拉伸成形然后切边的一种复合冲模。这种模具适用于拉伸厚度小、制件高度低的浅拉伸件。 图5-68所示为拉伸成形后的状况。当拉伸凸模持续下行,这时切边凸模1进入凹模4,堵截制件的边际。为便于制作和修理,拉伸凸模3与切边凸模1常做成两件,然后用螺钉、销钉定位衔接。 当产值很大时,为进步劳动出产率,常把两次或三次的拉伸凹模放在一个模座上,使用一个拉伸凸模通过多个不同方位的凹模进行接连拉伸成形,完结多道拉伸工序。 双动冲床是由表里两个滑块组成。外滑块沿机身导轨滑动,在拉伸中往往用来设备压边圈,落料拉伸时设备落料凸模(兼作压边圈)。内滑块沿外滑块内导轨滑动,用来设备拉伸凸模。两个滑块一起效果,可对气坯料进行拉伸或落料拉伸。因为双动冲床和单动冲床的效果不同,所以拉伸模的结构也不同。选用双动冲床拉伸,因外滑块和内滑块是独自运动的,因而外滑块压边力能够独自调整,以操控制件起皱。但因为双动冲床外滑块得到压边力,有时遭到毛坯厚度的动摇和操作方面等要素的影响,只靠压边力防皱不很牢靠,因而,关于形状杂乱的制件,常在压边圈上设置拉伸筋,以有效地避免起皱。 图5~69所示是双动冲床上用的落料、拉伸复合模结构,落料凸模6与固定板4固定在一起后和双动冲床的外滑块固定,拉伸凸模3设备于内滑块的模柄孔内。作业时,设备在外滑块上的凸凹模6下行进行落料并压边,然后与模柄固定在一起的凸模3在内滑块效果下进行拉伸。 图5-70所示是初次拉伸模结构,压边圈1设备在双动冲床的外滑块上,凸模﹖设备在双动冲床内滑块的螺纹接头上。作业时,把预先冲剪成的毛坯置于凹模外环4的定位槽内,用压边圈1压紧,然后内滑块带动凸模2进行拉伸。 图5-71为第二道工序拉伸模,作业时先把上道工序的半成品件置于凹模3的定位槽内,由压边圈1在外滑块压力效果下将半成品压紧,然后拉伸凸模2在内滑块压力下往下拉仲。制件由双动冲床的气动缓冲板杆推进顶件器卸取。 式中,H为拉伸模闭合高度(mm) ; h为上模部分高度(mm), h为下模部分高度(mm)﹔ 1为拉伸件高度(mm) ;R为拉伸凹模的圆角半径(mm)。因为双动冲床的模具设备及作业方式与单动冲床不一样,所以应分为外滑块闭合高度与内滑块闭合高度的核算。其通用核算公式如下: 式中,H为内导滑或外导滑的闭合高度(mm), h为上模安装后的组合高度(mm), h,为下模安装后的组合高度(mm) ,L为上模与下模闭合后的堆叠部分(mm)。 关于本文有不了解 不明白的当地,欢迎鄙人方谈论区讨论! 将会第一时间进行回答。 |
||
[ 返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