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微工厂”里出产忙

时间: 2023-10-06 00:15:04 |   作者: 摩托车模具

  • 产品规格

  2月29日上午,笔者来到了铺集镇逢家沟村的一处窗布出产加工点,实地看望疫情防控压力下的“微工厂”出产状况。加工点门口规整地的摆放着“一图四台账”,疫情防控作战图、职工信息挂号台账、消杀台账等等样样齐全,接受过体温检测、信息核对后,笔者才被答应进入“车间”。

  由农家小院改造的小“车间”宽阔亮堂,8名缝纫工人正在严重繁忙着,缝纫机旁规整堆放着加工好的制品。“别看咱们这个点小,咱们也是给国家出口挣外汇啊,这些都是澳大利亚的订单,这种风格的窗布比较契合外国人的审美。”正在忙着的刘大姐跟笔者说道,“一个月收入4000多元,地里的活不耽搁,回家给老头煮饭也不耽搁。”

  “咱们这个加工点一共11名工人,都是自己村的,计件付薪酬,上班时间很灵敏。”加工点负责人李丹俊告知咱们,“给我派单的公司青松服装厂会守时给咱们送原材料,一起把制品拉走,有事微信、电话交流,咱们不需要出村,相同能够挣钱。”

  据了解,除了逄家沟村,在辛屯村、铺上四村、西皇姑庵村等二十多个村庄都建有这种“微工厂”,坐落铺集镇松园村青松服装厂就实在感触到了“微工厂”的共同效果。受疫情影响年前的订单无法按时交货,公司及时联系了各村的“微工厂”,问题便利的解决。本来,“微工厂”里的职工都是本村,人员状况了解,疫情防控压力小,在采纳对应办法的前提下,人员很快到位。

  “虽然是‘微工厂’,但履行的疫情防控规范跟大公司是相同的,乃至还要严厉。”铺集镇分担安全出产的副镇长李坤向笔者介绍道,“镇上的几家劳动密集型公司都采纳这种分散化出产的方法,这在确保出产的前提下,避免了大规模职工集合,一起又为大众在本村作业供给了便利。”

  笔者随后又来到了镇驻地一处棒球帽“微工厂”,这儿的出产车间宽阔亮堂,出产线上,近二十名工人正在仔细作业,他们均匀岁数在五十多岁,工人们都是邻近乡民。负责人朱丽丽告知咱们“咱们这边虽然是小加工点,可是保护办法和大公司相同,规范乃至更严厉。镇党委还给咱们装备了网格员,每天不守时对咱们进行监督查看,当然不能大意。”每天早上朱丽丽都会按时地给出产车间消毒,提示警醒咱们带好口罩,相关保护办法到位之后才干答应进入,作业距离要不少于一米。正在给帽子打包的胡俊霞大姐告知咱们:“2月10号,加工点就复工了,现已忙活二十多天啦,这边上班挺自在的,有什么样的工作跟老板说一下就能够,薪酬待遇每个月四五千左右,有了这个加工点之后,我随时都能回家,能够早早地回去煮饭。既能挣钱,又不耽搁照料老人和孩子。”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