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pdf
[ 2023-11-11 ]     作者: 成功案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包括前轮板型状拼装模块、前叉避震板型状拼装模块、手把板型状拼装模块、油箱板型状拼装模块、坐垫板型状拼装模块、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发动机板型状拼装模块和后轮板型状拼装模块。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通过巧妙的设计,把整机拆分成前轮板型状拼装模块、前叉避震板型状拼装模块、手把板型状拼装模块、油箱板型状拼装模块、坐垫板型状拼装模块、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发动机板型状拼装模块和后轮板型状拼装模块,全都采用了板形状拼装件进行拼装,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通过二维空间的板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8046473 U (45)授权公告日 2022.12.16 (21)申请号 3.X (22)申请日 2022.08.05 (73)专利权人 南京皓达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明故宫 路19号 (72)发明人 陈宁沈兵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1297 专利代理师 周高 (51)Int.Cl. A63H 33/10 (2006.01)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包括 前轮板型状拼装模块、前叉避震板型状拼装模 块、手把板型状拼装模块、油箱板型状拼装模块、 坐垫板型状拼装模块、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发 动机板型状拼装模块和后轮板型状拼装模块。本 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通过巧妙的设 计,把整机拆分成前轮板型状拼装模块、前叉避 震板型状拼装模块、手把板型状拼装模块、油箱 板型状拼装模块、坐垫板型状拼装模块、车架板 型状拼装模块、发动机板型状拼装模块和后轮板 型状拼装模块,全都采用了板形状拼装件进行拼 装,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通过二维空间的板 U 形状拼装件拼装成三维空间的整体模型,充分地 3 锻炼了青少年的三维空间想象力。 7 4 6 4 0 8 1 2 N C CN 218046473 U 权利要求书 1/3页 1.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其特征是,包括前轮板型状拼装模块(1)、前叉避震板型状 拼装模块(2)、手把板型状拼装模块(3)、油箱板型状拼装模块(4)、坐垫板型状拼装模块 (5)、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6)、发动机板型状拼装模块(7)和后轮板型状拼装模块(8);所述 前叉避震板型状拼装模块(2)连接于所述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6)的一端,所述后轮板型状 拼装模块(8)连接于所述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6)的另一端;所述油箱板型状拼装模块(4) 连接在所述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6)上,所述油箱板型状拼装模块(4)和坐垫板型状拼装模 块(5)分别连接在所述油箱板型状拼装模块(4)的上方;所述前轮板型状拼装模块(1)连接 于所述前叉避震板型状拼装模块(2)的底部,所述手把板型状拼装模块(3)连接于所述前叉 避震板型状拼装模块(2)的顶部。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其特征是:所述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 (6)包括车架前板(61)、车架侧板(62)、车架底板(63)、车架顶板(64)和后轮连接板(65);所 述车架前板(61)叠加连接在一起,所述车架顶板(64)叠加连接在一起,所述后轮连接板 (65)叠加连接在一起;所述车架侧板(62)分别连接于所述车架前板(61)的两侧,所述车架 底板(63)连接于所述车架侧板(62)的底部,所述车架顶板(64)连接于所述车架侧板(62)的 顶部,所述后轮连接板(65)连接于所述车架侧板(62)的一侧。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其特征是:所述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 (6)还包括上部车架加固板(66)、第一侧部车架加固板(67)、第二侧部车架加固板(68)、脚 撑板(69)、脚踏板(610)、尾灯板(611)、外置油箱板(612)和外置油箱盖板(613);所述上部 车架加固板(66)叠加连接于所述车架顶板(64)的一端,所述尾灯板(611)连接于所述车架 顶板(64)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侧部车架加固板(67)和第二侧部车架加固板(68)分别连接于 所述车架侧板(62)的一侧,所述第一侧部车架加固板(67)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部车架加固板 (68);所述脚撑板(69)和脚踏板(610)分别连接于所述车架侧板(62)的底部;所述外置油箱 板(612)叠加连接于所述车架侧板(62)的一侧,所述外置油箱盖板(613)连接于所述外置油 箱板(612)的顶部。 4.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其特征是:所述后轮板型状拼装模块 (8)包括内侧后轮板(81)、外侧后轮板(82)、后轮碟刹盘板(83)和后轮轴连板(84);所述内 侧后轮板(81)叠加连接在一起,所述外侧后轮板(82)分别连接于所述内侧后轮板(81)的两 侧,所述后轮碟刹盘板(83)分别通过所述后轮轴连板(84)连接于所述内侧后轮板(81)的两 侧,所述后轮碟刹盘板(83)通过所述后轮轴连板(84)连接于所述后轮连接板(65)。 5.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其特征是:所述发动机板型状拼装模 块(7)包括前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71)、中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72)、后部发动机 板型状拼装结构(73)和底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74); 所述前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71)包括前部发动机前板(711)、前部发动机底板 (712)、前部发动机板(713)、前部发动机顶板(714)、第一前部发动机侧板(715)、第二前部 发动机侧板(716)和前部发动机后板(717);所述前部发动机板(713)叠加连接在一起,所述 前部发动机后板(717)叠加连接在一起,所述前部发动机板(713)连接于所述前部发动机后 板(717);所述第一前部发动机侧板(715)和第二前部发动机侧板(716)分别连接于所述前 部发动机板(713)的两侧,所述第一前部发动机侧板(715)位于所述第二前部发动机侧板 (716)的上方;所述前部发动机前板(711)连接于所述前部发动机板(713),所述前部发动机 2 2 CN 218046473 U 权利要求书 2/3页 顶板(714)连接于所述前部发动机板(713)的顶部,所述前部发动机底板(712)连接于所述 前部发动机板(713)的底部; 所述中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72)包括中部发动机前板(721)、中部发动机底板 (722)、中部发动机板(723)、中部发动机顶板(724)、第一中部发动机侧板(725)、第二中部 发动机侧板(726)、中部发动机后板(727)、中部散热板(728)和中部散热连接板(729);所述 第一中部发动机侧板(725)和第二中部发动机侧板(726)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部发动机底板 (722)的两侧,所述第二中部发动机侧板(726)位于所述中部发动机底板(722)的下方,中部 发动机顶板(724)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部发动机侧板(725);所述中部发动机前板(721)的一 侧连接于所述前部发动机后板(717),所述中部发动机前板(721)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 中部发动机侧板(725);所述中部发动机板(723)叠加连接于所述第二中部发动机侧板 (726);所述中部散热板(728)通过所述中部散热连接板(729)连接于所述第二中部发动机 侧板(726); 所述后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73)包括后部发动机前板(731)、后部发动机底板 (732)、后部发动机板(733)、后部发动机顶板(734)、后部发动机侧板(735)、后部发动机后 板(736)、后部发动机连接板(737)和后部散热板(738);所述后部发动机侧板(735)分别连 接于所述后部发动机底板(732)的两侧,所述后部发动机前板(731)连接于所述中部发动机 板(723);所述后部发动机侧板(73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部发动机前板(731),所述后部发 动机侧板(735)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部发动机后板(736),所述后部发动机顶板(734)连 接于所述后部发动机侧板(735)的顶部;所述后部发动机板(733)叠加连接于所述中部发动 机后板(727),所述后部发动机板(733)连接于所述后部发动机顶板(734),所述后部发动机 板(733)通过所述后部发动机连接板(737)连接于所述车架顶板(64),所述后部散热板 (738)连接于所述后部发动机板(733)的两侧; 所述底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74)包括第一底部发动机板(741)和第二底部发动机 板(742),所述第一底部发动机板(741)叠加连接于所述第二底部发动机板(742),所述第一 底部发动机板(741)连接于所述前部发动机底板(712)的底部。 6.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其特征是:所述油箱板型状拼装模块 (4)包括油箱底板(41)、第一油箱顶板(42)、第二油箱顶板(43)、第三油箱顶板(44)、第一油 箱侧板(45)、第二油箱侧板(46)、第三油箱侧板(47)、第四油箱侧板(48)、油箱后板(49)和 油箱连接板(410);所述第一油箱侧板(45)、第二油箱侧板(46)、第三油箱侧板(47)和第四 油箱侧板(48)分别连接于所述油箱底板(41);所述第一油箱侧板(45)和第二油箱侧板(46) 连接于所述第一油箱顶板(42),所述第三油箱侧板(47)连接于所述第二油箱顶板(43),所 述第四油箱侧板(48)连接于所述第三油箱顶板(44);所述油箱连接板(410)的一端连接于 所述油箱底板(41),所述油箱连接板(41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架前板(61)。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其特征是:所述坐垫板型状拼装模块 (5)包括坐垫前板(51)、坐垫后板(52)、坐垫顶板(53)、第一坐垫侧板(54)、第二坐垫侧板 (55)、第三坐垫侧板(56)和坐垫底板(57);所述第一坐垫侧板(54)、第二坐垫侧板(55)和第 三坐垫侧板(56)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坐垫侧板(54)、第二坐垫侧板(55)和第三坐垫侧板 (56)的底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坐垫底板(57)的两侧,所述第一坐垫侧板(54)、第二坐垫侧板 (55)和第三坐垫侧板(56)的顶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坐垫顶板(53)的两侧;所述坐垫前板(51) 3 3 CN 218046473 U 权利要求书 3/3页 连接于所述第一坐垫侧板(54),所述坐垫后板(52)连接于所述第三坐垫侧板(56);所述坐 垫前板(51)连接于所述油箱后板(49),所述坐垫底板(57)连接于所述车架顶板(64)。 8.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其特征是:所述前叉避震板型状拼装 模块(2)包括前叉避震板(21)、避震弹簧板(22)、上部前叉避震连接板(23)、下部前叉避震 连接板(24)、大灯连接板(25)、大灯板(26)和灯罩板(27);所述前叉避震板(21)  的顶部分 别连接于所述上部前叉避震连接板(23)的两侧,所述下部前叉避震连接板(24)连接于所述 前叉避震板(21)的中间位置;所述避震弹簧板(22)连接于所述前叉避震板(21),所述大灯 连接板(25)连接于所述下部前叉避震连接板(24),所述大灯板(26)叠加连接于所述大灯连 接板(25),所述灯罩板(27)连接于所述大灯板(26)的顶部;所述下部前叉避震连接板(24) 连接于所述车架前板(61)。 9.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其特征是:所述前轮板型状拼装模块 (1)包括内侧前轮板(11)、外侧前轮板(12)、前轮碟刹盘板(13)、前轮轴连板(14)、第一挡泥 板(15)、第二挡泥板(16)、第三挡泥板(17)、第四挡泥板(18)和挡泥侧板(19);所述内侧前 轮板(11)叠加连接在一起,所述外侧前轮板(12)分别连接于所述内侧前轮板(11)的两侧, 所述前轮碟刹盘板(13)分别通过所述前轮轴连板(14)连接于所述内侧前轮板(11)的两侧, 所述前轮碟刹盘板(13)通过所述前轮轴连板(14)连接于所述前叉避震板(21)的底部;所述 第一挡泥板(15)、第二挡泥板(16)、第三挡泥板(17)和第四挡泥板(18)依次连接,所述挡泥 侧板(19)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泥板(15)、第二挡泥板(16)、第三挡泥板(17)和第四挡泥 板(18)的两侧,所述挡泥侧板(19)连接于所述前叉避震板(2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其特征是:所述手把板型状拼装模 块(3)包括手把龙头板(31)、手把板(32)、第一手把连接板(33)和第二手把连接板(34);所 述手把龙头板(31)连接于所述上部前叉避震连接板(23);所述第一手把连接板(33)分别连 接于所述手把龙头板(31)的两侧,所述手把板(32)通过所述第二手把连接板(34)叠加连接 于所述第一手把连接板(33)。 4 4 CN 218046473 U 说明书 1/7页 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拼装模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 背景技术 [0002] 模型是根据相似性理论制造的按原系统比例缩小或放大的实物,多用于展览或实 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慢慢的变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开始购买拼装的 仿真模型,人们购买回来的仿真拼装模型都是拆分成各个组件的,人们自己动手将各个组 件组装在一起,不仅得到了成品,还能够轻松的享受组装过程中的乐趣。现有的摩托车拼装模型对 整机拼装零件进行开模制造,增加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零件的立体感,不利于锻炼 青少年对三维空间的想象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鉴于以上所述现存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武装直升机拼装 模型,用于解决现存技术中增加了制造成本以及不利于锻炼青少年对三维空间想象力的问 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包 括前轮板型状拼装模块、前叉避震板型状拼装模块、手把板型状拼装模块、油箱板型状拼装 模块、坐垫板型状拼装模块、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发动机板型状拼装模块和后轮板型状拼 装模块;所述前叉避震板型状拼装模块连接于所述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的一端,所述后轮 板型状拼装模块连接于所述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的另一端;所述油箱板型状拼装模块连接 在所述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上,所述油箱板型状拼装模块和坐垫板型状拼装模块分别连接 在所述油箱板型状拼装模块的上方;所述前轮板型状拼装模块连接于所述前叉避震板型状 拼装模块的底部,所述手把板型状拼装模块连接于所述前叉避震板型状拼装模块的顶部。 [0005] 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 拼装模型中,所述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包括车架前板、车架侧板、车架底板、车架顶板和后 轮连接板;所述车架前板叠加连接在一起,所述车架顶板叠加连接在一起,所述后轮连接板 叠加连接在一起;所述车架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车架前板的两侧,所述车架底板连接于所 述车架侧板的底部,所述车架顶板连接于所述车架侧板的顶部,所述后轮连接板连接于所 述车架侧板的一侧。 [0006] 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 拼装模型中,所述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还包括上部车架加固板、第一侧部车架加固板、第二 侧部车架加固板、脚撑板、脚踏板、尾灯板、外置油箱板和外置油箱盖板;所述上部车架加固 板叠加连接于所述车架顶板的一端,所述尾灯板连接于所述车架顶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 侧部车架加固板和第二侧部车架加固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车架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一侧部车 架加固板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部车架加固板;所述脚撑板和脚踏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车架侧板 的底部;所述外置油箱板叠加连接于所述车架侧板的一侧,所述外置油箱盖板连接于所述 5 5 CN 218046473 U 说明书 2/7页 外置油箱板的顶部。 [0007] 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 拼装模型中,所述后轮板型状拼装模块包括内侧后轮板、外侧后轮板、后轮碟刹盘板和后轮 轴连板;所述内侧后轮板叠加连接在一起,所述外侧后轮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内侧后轮板的 两侧,所述后轮碟刹盘板分别通过所述后轮轴连板连接于所述内侧后轮板的两侧,所述后 轮碟刹盘板通过所述后轮轴连板连接于所述后轮连接板。 [0008] 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 拼装模型中,所述发动机板型状拼装模块包括前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中部发动机板 型状拼装结构、后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和底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 [0009] 所述前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包括前部发动机前板、前部发动机底板、前部发 动机板、前部发动机顶板、第一前部发动机侧板、第二前部发动机侧板和前部发动机后板; 所述前部发动机板叠加连接在一起,所述前部发动机后板叠加连接在一起,所述前部发动 机板连接于所述前部发动机后板;所述第一前部发动机侧板和第二前部发动机侧板分别连 接于所述前部发动机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前部发动机侧板位于所述第二前部发动机侧板的 上方;所述前部发动机前板连接于所述前部发动机板,所述前部发动机顶板连接于所述前 部发动机板的顶部,所述前部发动机底板连接于所述前部发动机板的底部; [0010] 所述中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包括中部发动机前板、中部发动机底板、中部发 动机板、中部发动机顶板、第一中部发动机侧板、第二中部发动机侧板、中部发动机后板、中 部散热板和中部散热连接板;所述第一中部发动机侧板和第二中部发动机侧板分别连接于 所述中部发动机底板的两侧,所述第二中部发动机侧板位于所述中部发动机底板的下方, 中部发动机顶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部发动机侧板;所述中部发动机前板的一侧连接于所述 前部发动机后板,所述中部发动机前板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中部发动机侧板;所述中 部发动机板叠加连接于所述第二中部发动机侧板;所述中部散热板通过所述中部散热板连 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二中部发动机侧板; [0011] 所述后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包括后部发动机前板、后部发动机底板、后部发 动机板、后部发动机顶板、后部发动机侧板、后部发动机后板、后部发动机连接板和后部散 热板;所述后部发动机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后部发动机底板的两侧,所述后部发动机前板 连接于所述中部发动机板;所述后部发动机侧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部发动机前板,所述 后部发动机侧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部发动机后板,所述后部发动机顶板连接于所述后 部发动机侧板的顶部;所述后部发动机板叠加连接于所述中部发动机后板,所述后部发动 机板连接于所述后部发动机顶板,所述后部发动机板通过所述后部发动机连接板连接于所 述车架顶板,所述后部散热板连接于所述后部发动机板的两侧。 [0012] 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 拼装模型中,所述油箱板型状拼装模块包括油箱底板、第一油箱顶板、第二油箱顶板、第三 油箱顶板、第一油箱侧板、第二油箱侧板、第三油箱侧板、第四油箱侧板、油箱后板和油箱连 接板;所述第一油箱侧板、第二油箱侧板、第三油箱侧板和第四油箱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油 箱底板;所述第一油箱侧板和第二油箱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油箱顶板,所述第三油箱侧板 连接于所述第二油箱顶板,所述第四油箱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三油箱顶板;所述油箱连接板 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油箱底板,所述油箱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架前板。 6 6 CN 218046473 U 说明书 3/7页 [0013] 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 拼装模型中,所述坐垫板型状拼装模块包括坐垫前板、坐垫后板、坐垫顶板、第一坐垫侧板、 第二坐垫侧板、第三坐垫侧板和坐垫底板;所述第一坐垫侧板、第二坐垫侧板和第三坐垫侧 板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坐垫侧板、第二坐垫侧板和第三坐垫侧板的底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坐 垫底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坐垫侧板、第二坐垫侧板和第三坐垫侧板的顶部分别连接于所述 坐垫顶板的两侧;所述坐垫前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坐垫侧板,所述坐垫后板连接于所述第三 坐垫侧板;所述坐垫前板连接于所述油箱后板,所述坐垫底板连接于所述车架顶板。 [0014] 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 拼装模型中,所述前叉避震板型状拼装模块包括前叉避震板、避震弹簧板、上部前叉避震连 接板、下部前叉避震连接板、大灯连接板、大灯板和灯罩板;所述前叉避震板的顶部分别连 接于所述上部前叉避震连接板的两侧,所述下部前叉避震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前叉避震板的 中间位置;所述避震弹簧板连接于所述前叉避震板,所述大灯连接板连接于所述下部前叉 避震连接板,所述大灯板叠加连接于所述大灯连接板,所述灯罩板连接于所述大灯板的顶 部;所述下部前叉避震连接板连接于所述车架前板。 [0015] 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 拼装模型中,所述前轮板型状拼装模块包括内侧前轮板、外侧前轮板、前轮碟刹盘板、前轮 轴连板、第一挡泥板、第二挡泥板、第三挡泥板、第四挡泥板和挡泥侧板;所述内侧前轮板叠 加连接在一起,所述外侧前轮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内侧前轮板的两侧,所述前轮碟刹盘板分 别通过所述前轮轴连板连接于所述内侧前轮板的两侧,所述前轮碟刹盘板通过所述前轮轴 连板连接于所述前叉避震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挡泥板、第二挡泥板、第三挡泥板和第四挡泥 板依次连接,所述挡泥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泥板、第二挡泥板、第三挡泥板和第四挡 泥板的两侧,所述挡泥侧板连接于所述前叉避震板。 [0016] 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 拼装模型中,所述手把板型状拼装模块包括手把龙头板、手把板、第一手把连接板和第二手 把连接板;所述手把龙头板连接于所述上部前叉避震连接板;所述第一手把连接板分别连 接于所述手把龙头板的两侧,所述手把板通过所述第二手把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手把连 接板。 [0017]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通过巧妙的设计,把整机拆分成前 轮板型状拼装模块、前叉避震板型状拼装模块、手把板型状拼装模块、油箱板型状拼装模 块、坐垫板型状拼装模块、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发动机板型状拼装模块和后轮板型状拼装 模块,全都采用了板形状拼装件进行拼装,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通过二维空间的板形状 拼装件拼装成三维空间的整体模型,充分地锻炼了青少年的三维空间想象力。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的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和后 轮板型状拼装模块的爆炸图; [0020]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的发动机板型状拼装模块的 爆炸图; 7 7 CN 218046473 U 说明书 4/7页 [0021]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的前轮板型状拼装模块、前 叉避震板型状拼装模块和手把板型状拼装模块的爆炸图; [0022]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的油箱板型状拼装模块和坐 垫板型状拼装模块的爆炸图。 [0023] 对应说明书附图内的附图标记参考如下: [0024] 前轮板型状拼装模块1,内侧前轮板11,外侧前轮板12,前轮碟刹盘板13,前轮轴连 板14,第一挡泥板15,第二挡泥板16,第三挡泥板17,第四挡泥板18,挡泥侧板19,前叉避震 板型状拼装模块2,前叉避震板21,避震弹簧板22,上部前叉避震连接板23,下部前叉避震连 接板24,大灯连接板25,大灯板26,灯罩板27,手把板型状拼装模块3,手把龙头板31,手把板 32,第一手把连接板33,第二手把连接板34,油箱板型状拼装模块4,油箱底板41,第一油箱 顶板42,第二油箱顶板43,第三油箱顶板44,第一油箱侧板45,第二油箱侧板46,第三油箱侧 板47,第四油箱侧板48,油箱后板49,油箱连接板410,坐垫板型状拼装模块5,坐垫前板51, 坐垫后板52,坐垫顶板53,第一坐垫侧板54,第二坐垫侧板55,第三坐垫侧板56,坐垫底板 57,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6,车架前板61,车架侧板62,车架底板63,车架顶板64,后轮连接板 65,上部车架加固板66,第一侧部车架加固板67,第二侧部车架加固板68,脚撑板69,脚踏板 610,尾灯板611,外置油箱板612,外置油箱盖板613,发动机板型状拼装模块7,前部发动机 板型状拼装结构71,前部发动机前板711,前部发动机底板712,前部发动机板713,前部发动 机顶板714,第一前部发动机侧板715,第二前部发动机侧板716,前部发动机后板717,中部 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72,中部发动机前板721,中部发动机底板722,中部发动机板723,中 部发动机顶板724,第一中部发动机侧板725,第二中部发动机侧板726,中部发动机后板 727,中部散热板728,中部散热连接板729,后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73,后部发动机前板 731,后部发动机底板732,后部发动机板733,后部发动机顶板734,后部发动机侧板735,后 部发动机后板736,后部发动机连接板737,后部散热板738,底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74, 第一底部发动机板741,第二底部发动机板742,后轮板型状拼装模块8,内侧后轮板81,外侧 后轮板82,后轮碟刹盘板83,后轮轴连板84。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 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6] 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 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 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 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 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里面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 “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 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27]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包括前轮板型状拼装模 块1、前叉避震板型状拼装模块2、手把板型状拼装模块3、油箱板型状拼装模块4、坐垫板型 状拼装模块5、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6、发动机板型状拼装模块7和后轮板型状拼装模块8;前 8 8 CN 218046473 U 说明书 5/7页 叉避震板型状拼装模块2连接于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6的一端,后轮板型状拼装模块8连接 于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6的另一端;油箱板型状拼装模块4连接在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6上, 油箱板型状拼装模块4和坐垫板型状拼装模块5分别连接在油箱板型状拼装模块4的上方; 前轮板型状拼装模块1连接于前叉避震板型状拼装模块2的底部,手把板型状拼装模块3连 接于前叉避震板型状拼装模块2的顶部。 [0028] 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6包括车架前板61、车架侧板62、车架底板63、车架顶板64和 后轮连接板65;车架前板61叠加连接在一起,车架顶板64叠加连接在一起,后轮连接板65叠 加连接在一起;车架侧板62分别连接于车架前板61的两侧,车架底板63连接于车架侧板62 的底部,车架顶板64连接于车架侧板62的顶部,后轮连接板65连接于车架侧板62的一侧。 [0029] 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6还包括上部车架加固板66、第一侧部车架加固板67、第二侧 部车架加固板68、脚撑板69、脚踏板610、尾灯板611、外置油箱板612和外置油箱盖板613;上 部车架加固板66叠加连接于车架顶板64的一端,尾灯板611连接于车架顶板64的另一端;第 一侧部车架加固板67和第二侧部车架加固板68分别连接于车架侧板62的一侧,第一侧部车 架加固板67连接于第二侧部车架加固板68;脚撑板69和脚踏板610分别连接于车架侧板62 的底部;外置油箱板612叠加连接于车架侧板62的一侧,外置油箱盖板613连接于外置油箱 板612的顶部。 [0030] 后轮板型状拼装模块8包括内侧后轮板81、外侧后轮板82、后轮碟刹盘板83和后轮 轴连板84;内侧后轮板81叠加连接在一起,外侧后轮板82分别连接于内侧后轮板81的两侧, 后轮碟刹盘板83分别通过后轮轴连板84连接于内侧后轮板81的两侧,后轮碟刹盘板83通过 后轮轴连板84连接于后轮连接板65。 [0031] 发动机板型状拼装模块7包括前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71、中部发动机板型状 拼装结构72、后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73和底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74; [0032] 前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71包括前部发动机前板711、前部发动机底板712、前 部发动机板713、前部发动机顶板714、第一前部发动机侧板715、第二前部发动机侧板716和 前部发动机后板717;前部发动机板713叠加连接在一起,前部发动机后板717叠加连接在一 起,前部发动机板713连接于前部发动机后板717;第一前部发动机侧板715和第二前部发动 机侧板716分别连接于前部发动机板713的两侧,第一前部发动机侧板715位于第二前部发 动机侧板716的上方;前部发动机前板711连接于前部发动机板713,前部发动机顶板714连 接于前部发动机板713的顶部,前部发动机底板712连接于前部发动机板713的底部; [0033] 中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72包括中部发动机前板721、中部发动机底板722、中 部发动机板723、中部发动机顶板724、第一中部发动机侧板725、第二中部发动机侧板726、 中部发动机后板727、中部散热板728和中部散热连接板729;第一中部发动机侧板725和第 二中部发动机侧板726分别连接于中部发动机底板722的两侧,第二中部发动机侧板726位 于中部发动机底板722的下方,中部发动机顶板724连接于第一中部发动机侧板725;中部发 动机前板721的一侧连接于前部发动机后板717,中部发动机前板721的另一侧连接于第一 中部发动机侧板725;中部发动机板723叠加连接于第二中部发动机侧板726;中部散热板 728通过中部散热板连接板729连接于第二中部发动机侧板726; [0034] 后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73包括后部发动机前板731、后部发动机底板732、后 部发动机板733、后部发动机顶板734、后部发动机侧板735、后部发动机后板736、后部发动 9 9 CN 218046473 U 说明书 6/7页 机连接板737和后部散热板738;后部发动机侧板735分别连接于后部发动机底板732的两 侧,后部发动机前板731连接于中部发动机板723;后部发动机侧板735的一端连接于后部发 动机前板731,后部发动机侧板735的另一端连接于后部发动机后板736,后部发动机顶板 734连接于后部发动机侧板735的顶部;后部发动机板733叠加连接于中部发动机后板727, 后部发动机板733连接于后部发动机顶板734,后部发动机板733通过后部发动机连接板737 连接于车架顶板64,后部散热板738连接于后部发动机板733的两侧; [0035] 底部发动机板型状拼装结构74包括第一底部发动机板741和第二底部发动机板 742,第一底部发动机板741叠加连接于第二底部发动机板742,第一底部发动机板741连接 于前部发动机底板712的底部。 [0036] 油箱板型状拼装模块4包括油箱底板41、第一油箱顶板42、第二油箱顶板43、第三 油箱顶板44、第一油箱侧板45、第二油箱侧板46、第三油箱侧板47、第四油箱侧板48、油箱后 板49和油箱连接板410;第一油箱侧板45、第二油箱侧板46、第三油箱侧板47和第四油箱侧 板48分别连接于油箱底板41;第一油箱侧板45和第二油箱侧板46连接于第一油箱顶板42, 第三油箱侧板47连接于第二油箱顶板43,第四油箱侧板48连接于第三油箱顶板44;油箱连 接板410的一端连接于油箱底板41,油箱连接板410的另一端连接于车架前板61。 [0037] 坐垫板型状拼装模块5包括坐垫前板51、坐垫后板52、坐垫顶板53、第一坐垫侧板 54、第二坐垫侧板55、第三坐垫侧板56和坐垫底板57;第一坐垫侧板54、第二坐垫侧板55和 第三坐垫侧板56依次连接,第一坐垫侧板54、第二坐垫侧板55和第三坐垫侧板56的底部分 别连接于坐垫底板57的两侧,第一坐垫侧板54、第二坐垫侧板55和第三坐垫侧板56的顶部 分别连接于坐垫顶板53的两侧;坐垫前板51连接于第一坐垫侧板54,坐垫后板52连接于第 三坐垫侧板56;坐垫前板51连接于油箱后板49,坐垫底板57连接于车架顶板64。 [0038] 前叉避震板型状拼装模块2包括前叉避震板21、避震弹簧板22、上部前叉避震连接 板23、下部前叉避震连接板24、大灯连接板25、大灯板26和灯罩板27;前叉避震板21的顶部 分别连接于上部前叉避震连接板23的两侧,下部前叉避震连接板24连接于前叉避震板21的 中间位置;避震弹簧板22连接于前叉避震板21,大灯连接板25连接于下部前叉避震连接板 24,大灯板26叠加连接于大灯连接板25,灯罩板27连接于大灯板26的顶部;下部前叉避震连 接板24连接于车架前板61。 [0039] 前轮板型状拼装模块1包括内侧前轮板11、外侧前轮板12、前轮碟刹盘板13、前轮 轴连板14、第一挡泥板15、第二挡泥板16、第三挡泥板17、第四挡泥板18和挡泥侧板19;内侧 前轮板11叠加连接在一起,外侧前轮板12分别连接于内侧前轮板11的两侧,前轮碟刹盘板 13分别通过前轮轴连板14连接于内侧前轮板11的两侧,前轮碟刹盘板13通过前轮轴连板14 连接于前叉避震板21的底部;第一挡泥板15、第二挡泥板16、第三挡泥板17和第四挡泥板18 依次连接,挡泥侧板19分别连接于第一挡泥板15、第二挡泥板16、第三挡泥板17和第四挡泥 板18的两侧,挡泥侧板19连接于前叉避震板21。 [0040] 手把板型状拼装模块3包括手把龙头板31、手把板32、第一手把连接板33和第二手 把连接板34;手把龙头板31连接于上部前叉避震连接板23;第一手把连接板33分别连接于 手把龙头板31的两侧,手把板32通过第二手把连接板34叠加连接于第一手把连接板33。 [0041] 当使用时,对前轮板型状拼装模块1、前叉避震板型状拼装模块2、手把板型状拼装 模块3、油箱板型状拼装模块4、坐垫板型状拼装模块5、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6、发动机板型 10 10 CN 218046473 U 说明书 7/7页 状拼装模块7和后轮板型状拼装模块8中的各种板型状零件通过胶水粘贴的方式来进行拼装 连接。 [004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摩托车拼装模型,通过巧妙的设计,把整机拆分成前 轮板型状拼装模块、前叉避震板型状拼装模块、手把板型状拼装模块、油箱板型状拼装模 块、坐垫板型状拼装模块、车架板型状拼装模块、发动机板型状拼装模块和后轮板型状拼装 模块,全都采用了板形状拼装件进行拼装,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通过二维空间的板形状 拼装件拼装成三维空间的整体模型,充分地锻炼了青少年的三维空间想象力。所以,本实用 新型有效克服了现存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达到更好的实用效果。 [0043]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 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 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 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11 11 CN 218046473 U 说明书附图 1/4页 图1 图2 12 12 CN 218046473 U 说明书附图 2/4页 图3 13 13 CN 218046473 U 说明书附图 3/4页 图4 14 14 CN 218046473 U 说明书附图 4/4页 图5 15 15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按照每个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研究院重点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物理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FF联盟”市级名校2024届中考物理押题试卷含解析.doc

  2024届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数学押题试卷含解析.doc

  Unit 2 Onwards and upwards Starting out and Listening课件【备课精研】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九年级一单元Unit1TheChangingWorld教学重点.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 返回 ]